消费级3D打印机热销海外,年营收突破10亿元大关
随着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众多小众市场的产品类别在国际市场上实现了显著的突破和增长。其中,3D打印机作为典型代表脱颖而出,其热销趋势尤为引人注目。凭借扎实的技术实力与创新的商业策略,一家中国公司仅在数年间就迅速晋升为全球消费级3D打印机头部企业。迄今为止,该公司已累计向海外输送了超过550万台消费级3D打印机,年营收突破10亿元。中国3D打印机出海热中主要以消费级3D打印机为主,于外贸人而言,洞悉热销产品的出海趋势至关重要。 万物皆可打印 在全球高科技产业的强力驱动下,3D打印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现已成为深深植根于人类生产与生活各个层面的革新力量。作为一种革命性工具,3D打印机已实现了“万物皆可打印”的神奇能力。其应用领域主要划分为两大类:工业级和消费级。工业级3D打印设备专精于处理高分子复合材料与金属素材,打印精度高,价格也相对高昂,主要应用于医疗、航空航天、建筑等领域;而消费级3D打印机则定位在满足日常家庭及个人用户的创意制作需求,适用于简单模具、模型等物件的制造,尽管精度标准相对较低,但体积更小巧、更适合家用环境。 如今,3D打印技术正逐步渗透到人们衣食住行的细微之处,不断刷新和重塑着人们对传统制造方式的认知边界。尤其是在欧美地区,极客精神盛行,即强调个人的好奇心驱动力和技术实践精神,使得当地居民普遍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众多消费者开始购置消费级3D打印机以实现个性化DIY创作,这不仅有力推动了该技术在家庭环境中的普及化进程,更展现出3D打印在海外市场广阔的发展潜力。 中国3D打印机出海热 中国3D打印机出海热潮在近年来呈现出强劲势头。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出口的3D打印机设备数量就已达到355万台,比2022年的全年总量增长了89.2%。谷歌趋势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对于3D打印技术的关注热度主要集中在北美、南美及大洋洲地区。而在这波全球热潮中,中国生产的消费级3D打印机扮演了核心角色,占据了超过70%的全球市场份额。人民日报报道显示,2023年1月至6月,中国3D打印机出口数量为150万台,其中消费级3D打印机出口数量高达146.9万台,这表明中国在3D打印技术尤其是消费级产品方面的强劲出口态势以及在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 相较于国外更多专注于工业级应用的3D打印机,中国的3D打印行业率先实现了面向大众消费者的产业化转变。目前,中国生产的消费级3D打印机因其高性价比和适应民用需求的产品特性,在海外市场上销量火爆。此外,在kickstarter众筹平台上[1],全球众筹金额最高的前5名3D打印机项目均来自中国的创新团队。同时,在Best Seller销售榜单上,排名前十的3D打印机产品均为中国品牌,再次证明了中国3D打印机在全球市场中的卓越表现和消费者认可度。 消费级3D打印市场的蓬勃发展 随着全球工业应用市场的深厚积淀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消费级3D打印市场提供了技术支持、降本增效等多个层面的基础条件,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消费级3D打印市场的开拓与发展。在国际竞争的舞台上,伴随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日益增长,3D打印技术正逐步渗透到艺术创作实践、学术教育活动、文化创意产业等多个社会生活层面。因此,当消费者考虑购置3D打印机时,他们的决策会受到多元化动机和特定应用场景的影响,具体而言: 创意释放与个人兴趣探索 消费者们对3D打印技术的热情源于他们内心深处对于创意表达和实践创新的渴望。通过3D打印机,他们能够将艺术想象变为触手可及的实物作品,享受从设计构思到实体化制作的全过程,这种过程赋予了用户一种全新的、无比生动的艺术创作媒介。 产品原型开发与迭代 在产品开发领域,无论是初创企业还是个人,3D打印机都能为他们提供高效的工具。使用者可以借助3D打印技术迅速构建产品模型,并在短时间内完成多轮设计修改与功能测试,这不仅显著加快了产品开发周期,减少了传统模具制造带来的高昂成本,还使他们在产品概念验证阶段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效率。 定制服务与个性化体验 对于追求独特性的消费者来说,3D打印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定制化平台。从设计独一无二的节日礼物,到创造个性化的家居装饰品,甚至包括定制符合个人风格和需求的配件,3D打印技术让人们得以摆脱批量生产的束缚,实现个性化产品的自由设计与生产。 教育启蒙与技能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