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环保到经济:中国船舶业绿色转型,驶向海外!

2025年6月29日,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船舶业的绿色转型注入新动力。通过政策驱动、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中国船舶业正逐步实现从环保转型到经济增量的跨越,这一跨越不仅推动全球航运格局演变,更为外贸运输开辟了绿色高效通道。本文将梳理船舶业的市场规模,重点分析该行业绿色转型趋势,及这一转型对外贸运输的影响。 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 绿色船舶规模扩容 1 政策密集加码,明确转型路径 近30年来,全球持续推进节能减排,船舶领域的绿色转型成为国际共识。据NetZero Tracker数据,截至2023年5月,全球已有127个国家提出或设立碳中和目标,覆盖全球92%的GDP、85%的总人口及88%的碳排放,为船舶业绿色转型构建了广泛的国际政策语境。 着眼中国,对船舶节能减排的关注持续增长:不仅政府层面出台了相关规划与指引,诸如中国船级社等机构更发布了相关规范与指南。  政府层面出台相关规划与指引 2024年7月,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加速内河、沿海船舶设备更新,同时对新能源船舶增加补贴:新建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根据不同船舶类型按1000—2200元/总吨予以补贴;2025年6月29日,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发布文件《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再度聚焦绿色转型。 中国船级社等机构发布规范与指南 2012年7月10日,中国船级社正式发布全球首部《绿色船舶规范》,并紧跟国际海事环保趋势与产业实践需求,于2019年底制定并发布《绿色生态船舶规范(2020)》。其后更陆续发布《风帆技术应用指南(2020)》《空气润滑减阻系统检验指南(2020)》等系列指导性文件,不断完善绿色生态船舶规范体系,助力节能环保技术在船舶领域落地应用 。 2 市场规模激增,中国成核心增长极 政策红利持续转化为市场动能,中国绿色船舶市场呈现规模与质量双升态势。一方面,国内内河航运、近海运输对新能源船舶的接纳度不断提高,订单量持续增长;另一方面,海外市场对低碳航运的需求激增,为中国绿色船舶出口创造了广阔空间。截止到2023年年底,中国电动船舶保有量数量已经超过700艘,当年新增新能源船舶数量已超过200艘,带动船舶用锂电池出货量达到0.61GWh,同比增长80%以上。 综上,国内外低碳政策为行业转型指明方向,中国政府则以 “系统政策框架 + 新能源船舶补贴” 的组合举措,既呼应全球减排需求,又激活本土市场动能,助力中国在全球绿色航运产业链抢占先发地位。此“政策托底 + 市场发力”的双轮模式,为后续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技术突破打破壁垒,多路径构建竞争力 航运业绿色转型的核心在于船用绿色燃料技术应用,中国在电机与电控系统领域成果显著:高效永磁同步电机提升动力传输效率,智能能量管理系统则精准控电降耗。 …

从环保到经济:中国船舶业绿色转型,驶向海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