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中成药市场庞大,规模超4500亿元人民币,但进口中成药产品占比较低,过半源自香港。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内地自2021年即开始简化在港澳上市传统外用中成药在内地的注册审批流程[1],并于2025年持续发布政策,为港商拓展大湾区及内地其他市场带来额外机会。此外,全球跨境电商零售机会涌现,在合规前提下,港商更可考虑利用网上渠道深耕内地以至海外的中成药零售市场,拓展销售机会。
香港是中国内地进口中成药的最大来源地
中国内地是香港中成药的最大出口市场,吸纳香港超过70%中成药出口。2014至2024年间,香港对内地的中成药出口增长缓慢,平均每年复合增长只有3%,主要受限于内地进口规模不足及两地注册标准大有差异,阻碍了港商拓展内地市场的步伐。


事实上,2024年内地的中成药进口货值只有33.5亿元人民币,占规模超过4500亿元人民币的中成药市场不到1%,且十年来进口产品占比始终徘徊在1%或以下。聚焦2024年的进口中成药,其中55.3%是源自香港,其次是德国和日本,分别占进口金额30.1%和4.4%。
中国内地是全球最大的中成药市场 规模超过4500亿元人民币
中成药包括由中草药制成、及其他含动物矿物成分的药品,可用于中医治疗、针灸、拔罐、推拿及其他保健用途。目前,全球只有中国内地、香港及其他少数国家或地区拥有特定的中成药注册制度。
基于传统文化、药材来源及成熟的中成药注册和统计制度,中国内地普遍被视为全球最大的中成药市场。商务部药品流通行业报告显示,2023年内地中成药销售额达4544亿元人民币(约642亿美元),占整体医药市场销售额15.5%,按年增长11.1%,2014至2023年间每年复合平均增长8.4%。

北京及广东是中国内地最重要的中成药市场
北京市、广东省是中国内地的重要中成药市场:2023年北京市中成药销售在内地居首,销售额为487亿元人民币,占全国销售10.7%;广东省中成药销售额为390亿元人民币,占全国销售8.6%。

中国内地对医保内的中成药施行「集采」制度
- 内地中医师虽常以药材为主处方,但相比香港更倾向于处方成药,主要受到以下因素影响:
- 内地的注册中成药种类繁多,中医师选择多元;
- 内地医院的中医师接诊病人数量庞大,使用注册中成药可保证药效,节省诊症时间;
- 内地高价值、高药效注册中成药较多,可减少药材提炼需求,节省处方时间;
- 少部分内地注册中成药已纳入内地医疗保健系统[2],而政府也对医保内的一些中成药施行「集采」制度,降低成本药费[3]。
香港中成药进入大湾区市场
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合作下,香港的中成药现可透过简化注册审批流程进入内地市场。
香港外用中成药进入粤港澳大湾区
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21年8月27日公布《关于简化在港澳已上市传统外用中成药注册审批的公告》(粤药监规许 [2021] 5号),简化在港澳已上市传统外用中成药在内地的注册审批流程,包括可以不提供药物临床试验资料[4]。
外用药物,包括药膏、药油等中成药,约占香港企业正式注册中成药的38%。截至2025年4月,香港已有13款外用中成药通过简化审批在内地上市,包括和兴活络油、紫花油、薄荷祛风油等。[5]
香港口服中成药进入粤港澳大湾区
2025年1月21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国家药监局关于简化港澳已上市传统口服中成药内地上市注册审批的公告》,简化港澳已上市传统口服中成药的内地上市审批流程,适用于香港生产且在当地使用15年以上的合规产品。为落实有关措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于4月18日公布《简化港澳已上市传统口服中成药内地上市注册审批申报资料及技术要求》的通告,详列有关港澳口服中成药内地上市申报资料及技术要求[7]。
根据香港特区政府发布数字,截至2025年4月28日,香港注册中成药总数约为8200款,口服药约5000款,上市时间达15年及以上,并领有中成药GMP(针对包括原料采购、加工、生产、质量控制等中成药生产全过程制定的强制性质量管理规范)约200款[8]。内地简化中成药的上市注册审批程序,可大大便利符合要求的香港产品进军内地市场。
利用电商渠道 港商积极拓展内地和海外商机
受益于内地访港旅客有购买中成药、中药材等药物产品的习惯,及海外特别是东南亚等地不少接受香港的中成药产品的华人群体,港商也可利用跨境电商拓展内地以及海外,展开全面销售。除了通过本地零售市场向旅客销售外,一些中成药企业已通过贸易渠道往内地及澳门市场出口产品,而余仁生、位元堂、李众胜堂等部分香港品牌更远销海外,市场遍及东南亚及欧美等地。
近年电商兴起,推动了药品及保健品企业的跨境销售,而这一销售流程应符合当地法律法规要求。不过,内地将中药酒及清凉油等外用中成药纳入《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中,允许相关产品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进口,而内地对跨境电商进口的企业对消费者(B2C)零售产品,包括保健产品,一般不实行注册要求,按个人自用进境物品监管[9],相较企业对企业(B2B)贸易更宽松。因而,香港企业也可考虑把部分用作保健的产品,以保健品形式通过电商渠道进入内地。
更多有关港商拓展跨境电商情况,可参阅:香港贸发局经贸研究–港商迎来跨境电商新机遇(企业调查及专家灼见)

目前,东盟电商零售市场正在迅速增长,尤其越南、泰国、菲律宾和印尼更跻身世界电商零售市场增长前列,当地市场对草药及保健产品需求旺盛,线上购买方式比重提升。港商可先行解各地消费市场需求,再通过线上渠道触达本土消费者,逐步全面覆盖多元海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