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如何把握营养健康食品市场的发展趋势与机遇?

随着大众健康问题的日益凸显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普遍觉醒,民众对健康状态的关注达到了新高度。这种趋势深刻影响了人们的饮食观念,从过往追求基本的温饱满足,进阶到对食品质量的讲究。如今,“营养”与“健康”已经跃升为饮食消费的首要标准,也带动了营养健康食品市场的蓬勃发展,反映出消费者对食品的需求已转变为对更高层次健康价值的追求。“吃得更营养、更健康”不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成为引导食品行业新风尚的强劲动力。

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GBD)数据库的研究将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如高盐分、低全谷物摄入及水果食用不足等,列为威胁中国人健康的主要因素。据《国家计划十三五期间居民慢性病监测报告》预测,至2023年,中国慢性病患者预计超过4.8亿,占比总人口30.5%,而不良的饮食习惯正是导致慢性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面对慢性病蔓延的紧迫形势,人们开始主动寻求改善饮食结构的方法,期望通过营养均衡的饮食来维护和提升自身健康。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对食品营养价值和健康属性的重视上,更延伸到了对心理健康的支持,正如《2024食品营养健康趋势报告》所揭示,富含矿物质、维生素和抗氧化剂的食品不仅滋养身体,更能调节情绪,成为抵御现代生活压力的坚实防线。

在此背景下,营养健康食品行业应运而生并迅速崛起,成为满足民众对高品质生活追求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该行业受到了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以及人口结构演变的显著影响,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

政策引领、人口趋势与数字化三力齐发

赋能中国营养健康食品市场腾飞

一方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与《国民营养计划》等政策的出台,旨在全面提升国民健康水平,为营养健康食品行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具体而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设定了明确目标,包括普及健康生活方式、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五大方面,旨在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体系。而《国民营养计划》则聚焦于改善国民营养状况,通过推广合理膳食、加强营养干预、强化食品安全等措施,促进营养健康食品的研发与应用,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行业创新与发展的政策氛围。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老年人口数量从2021年的2.6亿增长至2023年的2.9亿,这一庞大群体对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的需求日益增长,成为营养健康食品市场的主要推动力。目前市面上对营养健康食品尚没有统一的界定,但在《2024食品营养健康趋势报告》中主要将其划分为保健食品、营养功能性食品和健康食品三大类。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保健食品与营养功能性食品市场规模分别预计达到3289亿元和3215亿元,且整体市场规模有望在2027年突破8000亿元大关。此外,健康食品概念如天然有机、减糖、高蛋白等也受到消费者青睐,特别是无糖饮料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报告,2023年中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已达241亿元,无糖茶成为无糖饮料领域的主导品类,显示出消费者对于健康食品的旺盛需求。

与此同时,食品行业的线上化趋势为中国营养健康食品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线上零售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短视频电商平台的兴起,为营养健康食品带来了巨大的曝光量和销售机会。据《2023年食品健康市场电商趋势报告》统计,该行业在线上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6.5%,显示出消费者对健康食品在线购物的热情。以短视频电商为例,其不仅吸引了大量活跃用户,而且60%的用户都有购买健康食品的经历,值得注意的是,轻健康食品(指低负担或高营养的健康食品)在短视频平台上的渗透率超过30%,2021年至2023年间实现了67%的复合增长率,这表明健康食品在线上渠道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

营养健康食品三大创新趋势

1. 功效体验与个性化服务并重

根据《2024食品营养健康趋势报告》显示,在健康食品领域,功效性正迅速成为消费者决策的核心考量因素。随着健康素养的提升和市场教育的深化,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认知正从初步了解到追求专业与科学转变。以益生菌为例,从最初的科普认识到对菌株类型、活菌数量的关注,消费者正变得越来越严格,他们在选购产品时更注重实效性和科学依据。然而,营养健康食品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行业规范往往跟不上步伐,导致市场上充斥着功效模糊、质量参差的产品。于该领域的企业而言,他们可致力于提升产品的功效体验和透明度,例如,通过第三方实验室进行产品验证,确保每项宣称都有科学依据,还可在包装和营销材料上清晰标注产品信息,让功效体验落到实处。

同时,健康食品的个性化趋势日益明显,它强调了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年龄、性别、地区甚至生活方式的差异,使得一概而论的健康产品难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中小企业可以聚焦于特定细分市场,比如年轻一代、特定健康状况的患者或者特定地理区域的消费者,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和消费者反馈,开发出更贴合目标群体需求的产品。利用现有的数据分析工具,如社交媒体洞察、在线问卷调查,可以低成本地收集消费者偏好和健康数据,进而优化产品配方,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定制化的健康解决方案。

2. 从天然摄取营养健康成分

回归自然的趋势愈发明显,消费者对“科技与狠活”(指使用了人工添加剂或者完全由人工合成再伪装成天然食品的情况)背后的食品加工方式提出了质疑,转而寻求“绿色”、“天然”、“无添加剂”的健康选项。面对这一趋势,企业可通过创新和策略调整来满足市场。首先,专注于本地或季节性食材的采购,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能突出产品的新鲜和地域特色,吸引追求“原汁原味”的消费者。例如,与当地农民建立合作关系,获取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然后利用冻干或真空密封等技术,保持食材的原始风味和营养,为消费者提供直接的味觉体验。

同时,高营养素密度(指食物中某种营养素含量与其能量的比值)的天然食材正成为健康食品的明星元素,它们不仅富含多种有益营养素,且低脂低热量,完美契合了现代人对健康饮食的追求。超级食物(指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且高营养素密度的食物,通常还会具有其他的功能活性)和药食同源的食材,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成为了强化食品健康特性的优选。通过精心挑选和科学配比,这些食材被融入日常食品中,如羽衣甘蓝粉、青稞牛奶等,既保留了自然之味,又提升了食品的营养价值,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和美味双重需求的期待。此外,有机食品和绿色农业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消费者愿意为有机与绿色食品支付额外费用,这也促使供应链上的各个参与者,从农户到零售商都致力于提升农产品的生态标准和营养价值,最终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高品质体验。

3. 从低糖低脂到营养全面

如今,消费者不已再满足于简单的低糖低脂概念,而是追求更精细化、功能化的食品选择,如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食品,同时偏好低负担的饮食方案。这种趋势在饮料和零食领域尤为显著,而粮油、调味品、烘焙食品等传统品类则成为下一个待发掘的金矿。相关企业应把握机遇,将健康理念融入更广泛的食品类别,无论是日常主食还是休闲小食,都可引入低糖、无添加、高蛋白或高纤维元素,让健康饮食成为生活常态。例如,开发低GI值(血糖生成指数)的谷物早餐,或是富含Omega-3(对人体健康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以此满足消费者在不同生活场景下的健康需求。此外,考虑到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的普遍性,食品企业应当超越传统的热量、脂肪和蛋白质标签,引入更全面的营养指标。例如,标注GI值能帮助消费者识别哪些食品有利于血糖管理,从而辅助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此外,标注食品中的抗氧化剂含量、Omega-3脂肪酸水平或膳食纤维比例,也能引导消费者做出更符合个人健康目标的选择。

营养健康食品市场的蓬勃兴起,不仅映射出社会对健康本质的深刻反思,更揭示了食品行业转型的必然趋势。消费者对食品的需求,正从单纯的物质满足转向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滋养,这要求食品行业不仅要在营养价值上精益求精,更要成为传递健康生活方式、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使者。未来的营养健康食品,将是科学与人文、自然与技术的完美融合,它们将以更加个性化、绿色化、智能化的姿态,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