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与日俱新,持续向上求索,智能化、电动化、全球化将成为2024年汽车行业的主线。其中,“自动驾驶”早已从赛博朋克式的幻想落地为现实,作为改变出行方式的革命性技术重塑现代生活。在全球汽车行业的这场变革中,中国市场无疑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不仅拥有庞大的消费者群体,更在自动驾驶的市场上展现出强大的潜力和活力。
中国自动驾驶开发程度
工信部官网在《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中将自动驾驶分为L0-L5共6个等级,分别为无自动、辅助驾驶、部分自动驾驶、有条件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和完全自动驾驶。到2023年,中国自动驾驶市场规模已达到约3301亿元,同比增长14.1%。在售新车L1渗透率约为11%,L2渗透率达51%,L3和L4渗透率分别为20%和11%。
除了规模的持续增长,自动驾驶也在公共交通、出租车、物流和配送、城市基础设施等不同领域实现了多样化应用。如2024年6月,咸阳市秦汉新城发布自动驾驶十大应用场景,包括智能网联公交、自动驾驶出租、自动驾驶观光游览、无人环卫清扫、无人末端配送等。再比如,目前中国境内宁波舟山港、上海港、青岛港多个港口已实现自动驾驶落地,推动了吞吐量的提升。预计到2025年中国港口内集装箱卡车L4级自动驾驶渗透率将超过20%,中国港口自动驾驶总体市场规模将超过60亿元,占全球市场约30%。
此外,随着自动驾驶行业显示出强劲迈进的势头,其对高性能零部件的需求日益增加,驱动了激光雷达、芯片等产业链的不断拓展。预计到2025年,L3级车载激光雷达出货量可达124.6万颗,L4-L5级车载激光雷达出货量则可达到294.3万颗。
从规模到应用场景、产业链的开发拓展,中国自动驾驶行业正在社会各股力量的支持下持续上升,不断优化技术、扩大产能、深化合作,扩大在全球市场上的开疆辟土,开启智能出行的新纪元。
中国自动驾驶开发的必然性
中国自动驾驶市场的发展得益于多种因素的推动,在国际贸易中颇具优势。
1. 社会需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更安全、更高效、更舒适的出行方式的需求日益迫切,各国也在寻求先进技术来加速交通建设。据目前最新数据统计,2022年全球自动驾驶汽车的出货量为17.7百万辆,同比增长56.6%;渗透率达25.8%,增加8.1个百分点。其中,中国自动驾驶汽车占全球出货量的41.8%,同比增长94.7%;渗透率达31.5%,增加13.9个百分点。
2. 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是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中国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例如2023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6192亿元,同比增长36%,并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万亿元,为自动驾驶的发展和普及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正逐步实现由“帮助人开车”发展到“替人开车”的转变,满足丰富的应用场景。在互联网、5G、云计算平台等技术对行驶体验的优化下,预计到2025年,中国有望实现70%的量产新车型具备L3级别的自动驾驶水平、L4级别自动驾驶水平的汽车开始规模化应用,到2030年则有望实现L5级别自动驾驶水平汽车的量产。
同时,这一趋势深刻影响了与各国的合作,根据中德于2024年4月16日签署的《关于自动网联驾驶领域合作的联合意向声明》,未来德国汽车制造商把自动驾驶汽车数据从中国传输到德国将更便利,中国自动驾驶市场也进一步得到拓宽。
3. 政策支持
- 经济发展原因: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将推动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同时进一步构建智慧城市,即优化公共交通系统、降低交通事故发生、节能减排、提升城市空间利用效率等。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对于解决大众出行交通、城市智慧安全管理以及治理城市病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企业也瞄准各国国情和需求,强势进军海外市场。如2023年7月,阿联酋批准了首个自动驾驶路跑牌照,并将其授予了一家中国自动驾驶公司,开展各类自动驾驶车辆的测试和运营。
- 绿色发展原因:汽车市场越来越多的采用无排放、省油或节能车辆,以替代传统化石燃料动力汽车,而自动驾驶汽车作为新能源车辆有助于实现交通绿色低碳。据《人民财评》消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截至2024年4月上半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达39%,首次超过传统燃油车。自动驾驶技术已成为关键驱动力,助推绿色可持续市场的发展。
基于以上原因,中国在政策上给予自动驾驶诸多支持,以加快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步伐和商业化落地,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了自动驾驶的合法地位,允许自动驾驶车辆在特定场景下进行道路测试和商业化运营。《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自动驾驶列为重点发展领域,提出到2025年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应用目标。工信部在法律层面为自动驾驶汽车的上路通行、交通事故处理及责任分担等问题提供明确的指导。
从中国到全球,自动驾驶汽车市场无不呈现出必然性的增长态势。2023年全球自动驾驶汽车市场规模为18.8亿美元,预计该市场将从2024年的23.0亿美元增长到2032年的387.8亿美元,预测期内复合年增长率为42.3%。而中国汽车产量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水平,正以其强大的制造能力、庞大的消费群体,以及政府对科技创新的大力支持,成为助长全球自动驾驶汽车贸易市场的关键力量。
中国无人车出海巴黎
根据麦肯锡未来出行研究中心预计,中国未来很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至2030年,自动驾驶相关的新车销售及出行服务创收将超过5000亿美元。而中国自动驾驶行业的这股热浪确实也已吹到了海外。
2023年新能源车企加速出海,在西欧市场具备强劲潜力。据安信证券预计,2024年乘用车出口总量有望达475万辆,其中新能源渗透率有望达44%,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有望达1179万辆,同比增长33%。自动驾驶汽车作为新能源产业的焦点,在出口海外方面脱颖而出。
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不断推进,各汽车品牌纷纷看到了自动驾驶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可观需求,更有甚者决定推出电动小巴平台,承接自动驾驶供应商的解决方案。2024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在巴黎正式举行,中国一家头部自动驾驶公司旗下的自动驾驶小巴,倚靠成熟的行驶表现,获得了承担接驳服务的合作机会。可以看到,自动驾驶技术丰富的业务场景和商业模式值得开拓,中国无人车在出海竞争力方面并不逊色,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都站在了一个新时代的起点上,无人化重塑着人们的出行方式、城市面貌乃至全球经济格局。中国自动驾驶产业链上的企业正积极拥抱海外机遇,通过海外研发、合作等方式,将“中国智造”推向全球舞台。自动驾驶汽车顺应了智能化、电动化、全球化的行业发展主线,未来有望在国际贸易中开拓全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