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6日,第33届奥运会在法国巴黎举行。运动健儿们奋勇拼搏的身姿令人热血沸腾,与此同时,赛场上的“中国制造”同样让国人倍感骄傲。不仅是巴黎奥运会,在不久前落幕的欧洲杯、美洲杯、温网公开赛等多项国际体育赛事中,从赛事场馆的建设到运动员的装备,从赛事的转播设备到观众热衷购买的周边产品,“中国制造”的身影随处可见。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舞台上,“中国制造”凭借其独特魅力和卓越品质,在国际赛事中大放异彩,赢得了全球市场的广泛青睐。这不仅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制造业的强大实力,更是中国经济崛起的生动展现。
助力奥运,“中国制造”表现亮眼
据义乌海关统计,2024年1月至5月,义乌出口体育用品及设备达到41亿元,同比增长44.4%。而来自厦门海关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福建省体育用品及设备出口值达到51.9亿元,同比增长14.9%。这充分表明中国体育用品及设备深受海外用户喜爱,“中国制造”发展前景蔚为可观。而在体育赛事领域,“中国制造”的表现尤为出色。据人民日报报道,在本届奥运会中,中国多家企业为本届奥运会多项运动项目提供运动设备。如一家体育企业为摔跤、拳击、柔道、自行车、跆拳道、体操等多个项目提供体育器材;河北一家杠铃制造企业也是此次巴黎奥运会举重器材独家供应商。
除了比赛设备,巴黎奥运会周边产品的“中国制造”含量同样颇高。巴黎奥组委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本届巴黎奥运会80%的吉祥物“弗里热”由中国厂商制造,其中大部分产品产自义乌。据浙江新闻报道,100万个印有“PARIS 2024”字样的指定款官方奥运硅胶手环订单于去年12月被预订,今年4月已完成交付。而早在2022年公布奥运会吉祥物时,巴黎奥组委曾预计,奥运特许商品销售总额将达到1.27亿欧元,其中吉祥物销售额将占20%到25%。这一预测与后续数据显示,“中国制造”的吉祥物产品在巴黎奥运周边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销售额显著,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制造业在奥运特许商品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强大的商品支持。
在全球化趋势下,“中国制造”逐渐走向世界各地,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然而,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贸易市场,如何保持竞争优势,立于不败之地,是“中国制造”面临的严峻考验。因此,为产品注入“科技”力量,走“中国智造”之路才是破局的关键。
科技赋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 “中国制造”惊艳亮相
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中国制造”的高科技产品和技术在比赛场馆建设、运动员装备、赛事保障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从运动员脚下的跑道到观众眼前的LED显示屏,从比赛用的乒乓球台到运动员的服装装备,“中国制造”几乎覆盖了巴黎奥运会的各个角落。中国自主研发的轻量化自行车、高科技运动服装以及采用先进材料和技术打造的运动器材,正助力各国运动员在赛场上发挥出最佳水平。这些装备不仅助力提升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制造业的精湛工艺和创新能力。
更引人注目的是,巴黎奥运会中场馆建设中的大量材料和设备也源自中国。例如,一种由中国企业研发的新型节能玻璃被广泛应用于场馆的采光系统,既保证了室内光线的充足,又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不仅如此,在场馆的其他设施中,中国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同样表现出色,令人眼前一亮。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企业生产的的水翼帆板采用了环保材料,还自主研制了3D扫描检验设备,保障运动员在速度和操控上发挥更稳定。而来自中国的LED地板屏可根据现场情况改变划线布局,改变地板颜色,让赛场呈现出满满的科技感。此外,来自中国的一家科技公司制造的1000架无人机,携带着冷烟花,在埃菲尔铁塔上空上演了一场视觉盛宴。从环保材料到高科技电子屏,再到巴黎上空的冷烟花(采用燃点较低的金属粉末经过一定比例加工而成的冷光无烟焰火),每一个细节都展现着“中国制造”的精湛工艺和创新能力。
- 科技与创新的双重驱动
在巴黎奥运会上,“中国制造”不仅仅体现在数量和规模上,更体现在其背后蕴含的科技含量和创新精神,这无疑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重大飞跃。以乒乓球台为例,“中国制造”的乒乓球台以黑色为主调,粉色为配色,采用彩虹状曲线底座,内置自带芯片的可变灯光系统,能营造出独特的氛围。此外,像柔道、摔跤项目的运动垫则采用了纳米防污抗菌涂层技术,有效防止垫子表面微生物的积聚和繁衍。再如,中国企业研发的运动鞋采用了新型减震材料,能够减少运动员的脚部疲劳;运动服装则运用了智能温控技术,根据运动员的体温自动调节服装的温度。
在通讯领域,中国企业提供的高速、稳定的5G网络设备,让世界各地的观众能够实时、清晰地观看比赛,仿佛置身现场感受奥运的激情与活力。如在沙滩排球、网球、柔道等项目中,由中国一家头部科技企业提供的“子弹时间”电视转播技术,能够捕捉运动员的精彩瞬间,惊艳亮相,从而为全球观众提供沉浸式观看体验。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观众的观看体验,还极大地丰富了他们对赛事的沉浸感与参与感,让人深刻感受到“中国制造”的独特韵味。
3.“中国制造”缘何受到市场青睐?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萨表示,“重大国际赛事对产品质量有着极高的要求。科技元素始终是产品能否具有竞争力的核心”。近年来,中国运动品牌如红双喜、安踏、双鱼都推出了大量独有创新科技,不断迭代产品,使得产品在乒乓球、跑步、足球、篮球等细分市场具有强大的品牌效应。中国企业还拥有从原材料供应到高端装备制造等方面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供应链。能够生产从运动鞋到健身器材等各种产品,提升了整体制造效率,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中国制造”能够在国际赛事中赢得市场青睐,并非偶然。这背后是中国制造业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和持续创新。一方面,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制造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如《我国支持制造业发展主要税费优惠政策指引》《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2024年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等支持政策,加大了对制造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从产业升级到技术创新,从人才培养到品牌建设,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另一方面,中国企业自身也不断加强研发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与国际企业的合作与交流,中国企业逐渐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同时,中国制造业还注重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在生产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了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这不仅符合国际社会对制造业的发展要求,也为“中国制造”赢得了更多的市场认可。
立足当下,探索企业转型升级之策
技术发展的浪潮汹涌澎湃,新时代呼唤新的突破,这对“中国制造”、科技产业与企业的后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巴黎奥运会为例,“中国制造”在此次盛会上取得了显著成功,这为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企业可以通过借鉴巴黎奥运会“中国制造”的成功经验,从以下方面进一步提高企业竞争力:
- 加强科技创新
巴黎奥运会上,“中国制造”通过引入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等前沿技术,在比赛场馆建设、运动员装备以及赛事保障等多个方面展现了其创新能力。企业可以通过借鉴这些先进技术,开发出更加智能、环保且高效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先进技术,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同时,关注行业新技术趋势,如材料科学、智能制造,将这些前沿技术融入产品,以增强性能和质量。
具体而言,可以开发具备独特功能的运动装备,采用环保、可持续的材料生产周边产品;运用AI技术优化产品设计,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提升用户体验,采用可持续材料减少环境影响。通过这些创新,企业不仅能在体育经济、旅游行业、装备制造等领域开拓新市场,还能构建起具有特色和优势的产业集群,形成核心竞争力。此外,通过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加速数字化转型,加强供应链管理,实现资源共享,企业也能构建核心竞争力。借鉴成功案例,如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跨越,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适应市场变化,重构全球价值链,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
- 拓展市场渠道
借鉴巴黎奥运会“中国制造”的成功经验,企业可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与全球产业链上下游伙伴携手,共同推动高价值产品的出口;通过参加国际展会、贸易洽谈会,尤其是与体育相关的展会,如奥运会官方合作伙伴展示会,来提升国际影响力。利用跨境电商平台等数字化工具,高效开拓海外市场;同时,与当地合作伙伴建立长期合作,深入了解不同市场的文化特性和消费者需求,以更好地定制产品和服务。通过奥运会的平台,企业不仅能够展示其产品,还能拓展客户资源,寻找更多国际合作机会;与国际经销商合作,构建稳定的全球销售网络,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奠定坚实基础。
- 深化品牌建设与文化输出
在巴黎奥运会上,“中国制造”不仅展现了其技术实力,更通过品牌故事和文化元素的融入,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企业应以此为契机,深化品牌建设,将品牌理念与文化价值相融合,塑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形象。企业可以通过挖掘品牌背后的故事,如创业历程、技术创新、社会责任等,通过多渠道传播,增强品牌的人文关怀和情感连接,提升品牌故事的传播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元素相结合,创造出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国际审美的产品,提升品牌的国际吸引力。例如,可以将传统工艺、图案或文化符号融入产品设计中,既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又满足了国际市场的审美需求。通过深化品牌建设与文化输出,企业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还能促进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增强“中国制造”的软实力。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中国制造”已经成为一张靓丽的名片。展望未来,“中国制造”在国际赛事中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随着全球体育产业的持续发展,对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将持续攀升。中国制造业应牢牢抓住这一机遇,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不断创新和突破,为国际赛事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在更广泛的领域展现“中国制造”的实力与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