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调查要点:
- 提前付货对现状指数产生支持作用;预期指数回落但仍属正面
- 科技业受访者保持韧性;零售商处境艰难,制造商应付急单
- 香港表现逊色;主题问题集中探讨关税冲击带来的影响以及对策
大湾区:调查显示加征关税令下半年展望更趋审慎
香港贸易发展局(香港贸发局)与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合作,对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的1000多家公司展开季度调查,由此获得的渣打大湾区营商景气指数(GBAI)显示,在美国「解放日」关税政策公布后的一个多月,当前业务表现仍具韧性。具体表现为:反映短期业务势头的整体现状指数在第二季度为53.1,与第一季度的53.5相近。「生产/销售」子指数的改善是主要亮点,证明企业面对飘忽的关税政策,纷纷提前下单及生产。然而,从预期指数来看,企业对下半年的展望较为审慎。整体预期指数由第一季度的54.3降至52.0,创10个季度新低。8个预期子指数有7个下降,1个持平,反映大湾区企业将要面临更多挑战。

按行业划分,「创新和技术」表现较佳,「制造和贸易」短期内保持强韧。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国内地的消费品以旧换新计划成效理想,但「零售和批发」的表现却令人失望。调查结果又进一步反映香港内部消费低迷,而深圳则明显受科技行业带动。聚焦货币政策方面,虽然中国内地在5月实施新一轮货币宽松政策,令银行融资成本有所改善,但是信贷环境依然好坏参半。
针对美国加征关税的预期影响,本次调查显示,超过40%的受访企业因担忧关税上调,选择延后业务发展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