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快将过半,全球贸易格局持续变化,充满挑战与机遇。尽管如此,香港贸发局经贸研究仍维持早前预测,估计香港全年出口增长3%。这个数字也符合此前预期,即上下半年出口表现步伐不一,首6个月出口活动较为活跃,其后急剧放缓,情况更可能持续至2026年首季。
今年贸易形势非比寻常,个中的因素当然是美国大幅调整其贸易政策,尤其是对众多贸易伙伴的进口产品广泛加征(或威胁加征)高额关税。这项政策原定4月9日生效,随后华府宣布对除中国(包括香港)以外的所有贸易伙伴暂缓实施90天。5月12日,美国再公布与中国内地达成共识,双方将暂停互征高额关税90天。6月11日,中美两国在伦敦达成贸易框架协议,但细节尚待公布。
虽然贸易谈判仍在继续,然而不确定因素加剧,难免打击消费者和企业的信心。香港出口商当然不例外,而最新公布的香港贸发局2025年第二季出口信心指数也反映出这一点。新一季指数的两大指标–现状指数(49.6)及预期指数(49.0),均自2024年第一季以来首次跌破50的关键分水岭。
香港出口结构优化 分散风险能力提升
尽管2025年第二季指数略显悲观,但一些基本因素依然令人鼓舞,相信无论贸易谈判结果如何,香港出口商应能较安然地抵御美国关税的冲击。
1. 对美国市场依赖较低
首先,与其他经济体相比,中国内地和香港对美国市场的依赖较低。2024年,香港对美国出口仅占其商品出口总额的6.5%,而中国内地对美国出口占比则略高,为14.7%。
2. 与其他市场的贸易关系稳固
其次,香港与多个主要市场的贸易联系日趋紧密,尤其是东盟和中东,可望提振当前及往后的出口表现。在2017至2024年间,虽然香港对美国出口减少10.5%,但与东盟及中东的出口分别上升38.5%及58.1%,完全足以弥补上述跌幅。因此,香港同期出口总额上升了17.2%。
3. 采购网络多元化
第三点,近年来,香港出口商和贸易商因应「中国+1」或「中国+N」策略,注重分散采购地点。这项策略始于特朗普首届任期,目的是应对其针对中国内地的首波关税措施,纾缓相关影响。因此,与2017年相比,如今香港出口美国的产品,已从多个地点采购。事实上,2024年,香港对美出口当中,近半来自海外各地,较8年前的15%大幅提升(见图1)。

各行业受美国关税影响的程度不一
另一统计数字显示,即使美国恢复对中国内地以及香港征收对等关税,以香港的出口总额来说,只有3.4%会涵盖在关税措施 (未计及合资格享有关税豁免的产品)。不过,据实而言,美国关税对不同行业的影响颇有差异。
例如,以占香港出口总额超过七成的电子产品而言,关税影响相对较小。2024年,香港对美国出口的电子产品仅占其电子产品出口总额的5.2%,其中55.3%来自中国内地,仅有0.1%为香港生产(见表1)。换言之,香港电子产品出口总额中,只有约2.9%会受美国针对中国内地的关税措施影响。若将半导体和智能手机的关税豁免计算在内,受影响的香港电子产品出口更只占1.1%。然而,香港其他主要出口行业,包括服装、珠宝和玩具,则较受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

综合上述因素,香港贸发局经贸研究决定维持今年3月对全年出口增长3.0%的预测,且依然认为整体出口表现将在下半年急剧放缓,情况甚至可能持续至明年首季。这主要是由于许多出口商提前付运,及早完成发货,以免受关税措施波及。
香港首4个月出口概况
电子产品出口继续带动整体增长
回顾2025年首4个月的实际贸易表现,香港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长11.9%,较2024年全年的8.7%增幅显著上升(见图2)。香港出口表现强劲,主要在于市场对人工智能电子设备的需求持续,尤其是电脑及相关物品,加上许多企业预期美国调整关税政策,因而选择提前付运(见表2)。


主要出口市场表现各异
香港对各主要出口市场的表现好坏参半(见表3)。令人欣慰的是,香港出口到中国内地和东盟这两大出口市场,继续保持双位数增长,比去年同期分别上升18.1%和24.8%。相较之下,香港对美国的出口增长明显放缓,与上年同期相比,首4个月增速降至3.1%。若以月度贸易数字来看,这个趋势更为明显:香港对美国出口在3月按年增长11.4%之后,4月增幅降至1.0%。

全球贸易前景受政策不确定性影响
放眼香港以外,上述美国贸易政策的变化无疑已令全球贸易更加变幻难料,这可从Trade Policy Uncertainty Index (简称TPU)反映出来[1]。这项指标已飙升至前所未见的水平,且近几个月持续维持高位。

此不确定的状况预料将会持续,至少要到美国与其贸易伙伴的贸易谈判得出一定结果。美国能否在这90天的关税暂缓期内,与所有主要贸易伙伴达成贸易协议,正是大家的焦点所在。这方面的阴霾难免导致企业的运营决策延迟,要重新审视供应链策略,且不得不采取更全面的风险管理。如果情况持续,企业要积极调整中长期策略,以应对全球贸易格局的转变。
面对美国关税挑战 全球贸易积极应变
世界贸易组织在今年4月的最新报告中[2],修订原先对全球商品贸易增长的预测,反映美国的关税措施将牵动全球。根据其预测,2025年世界商品贸易量将下降0.2%,远逊于之前预期的2.7%增幅(见表4)。

尽管世贸组织大幅下调全球贸易增长预测,不过除北美洲外,各地的进出口预料将保持增长。具体而言,预计北美洲出口将下降12.6%,进口下降9.6%。
北美洲的贸易活动大幅减少并不令人意外,因为加拿大和墨西哥与美国的贸易关系密切,特别容易受关税上调影响。2024年,对美国出口分别占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出口总额的76.4%和76.6%,远高于美国其他贸易伙伴(见图4)。

总括而言,围绕美国贸易政策的不明朗因素挥之不去,短期内会对全球经济构成重大挑战。然而,香港对美出口减少依赖,与其他市场增强贸易联系,以及分散采购地点,均有助减轻美国加征关税的直接影响。不过,与此同时,加征关税的间接影响,包括供应链中断及全球经济放缓,或许才是挑战所在。
香港出口商也应留意中长期趋势。近期美国国际贸易政策不断转变,国际贸易及全球营商环境前景更为不明。有见及此,跨国企业纷纷重新部署供应链及规划策略性业务,以便在新形势下稳守中美这两个全球头部市场。
香港贸发局将持续提供前瞻性市场洞察与多元化平台支持,助力各行业中小企业应对挑战,发掘并把握全球贸易变局中的新机遇,以高水平运营能力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资料:
[1] TPU由美国联邦储备局国际金融部人员编制,衡量媒体对贸易政策不确定因素相关新闻的关注度。该指数是按比例计算,100表示有1%的新闻文章提及TPU。
[2] 世界贸易组织《全球贸易展望与统计》,2025年4月
[3] 2025年年中出口回顾与展望:贸发局维持出口增长3%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