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亚营商政策落地指南:聚焦中国中小企业合作机遇
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合作区域。当下中亚营商环境以政策优惠多、物流成本下降、税务规则清晰为显著特点,因而十分适合中小企业拓展跨境业务。 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4年,中国对中亚五国进出口额由3120.4亿元扩大至6741.5亿元,增长116%,年均增速达7.3%,经贸往来持续深化。阅读下文,了解中亚各国针对外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营商政策详情,及相关政策的落地路径,为中国中小企业提供把握中亚市场机遇的参考。 营商合作保障机制:中国中小企业可依托的支持体系 01 双边机制:解决中小企业“对接难”问题 2004年至2011年,中国先后与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成立副总理级政府间合作委员会,下设经贸、能源、交通等分委会。同时,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因地缘优势,分别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建立经贸合作工作组/分委会。通过中国商务部等官方平台,中小企业可对接上述委员会/分委会的合作资源。 02 多边机制:降低中小企业“合规成本” 上海合作组织(SCO)作为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是中国与中亚成员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开展经贸合作的核心多边平台。SCO成立以来,包含中亚成员国在内的各成员国共同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多边经贸合作纲要(2020—2035)》《上合组织成员国发展互联互通和建立高效交通走廊构想》等文件,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以下三类便利: 贸易标准统一:SCO推动区域贸易标准协同,中亚五国中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实施CUTR/EAC统一认证体系,机械、电子等符合认证范围的指定产品通过该认证后可实现“一次认证、多国通行”,无需重复检测即可跨区域流通; 跨境支付简化:上合经贸综合服务平台0版本开发的上合跨境支付结算系统,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流程跨境贸易支付解决方案,显著缩短了结算周期并降低操作成本; 物流规则统一:SCO框架下推行《国际公路运输公约》(TIR),实行“一次申报、一车直达”,企业可大幅缩短物流周期、降低跨境运输成本。 中亚重点领域营商政策:中国企业合作机遇拆解 01 能源领域:低门槛政策与中小企业需求适配场景 由政策层面看,中亚各国以专项政策吸引外资参与能源合作: 2022年5月27日起,哈萨克斯坦对国家鼓励类新建天然气项目免征10年企业所得税; 2025年1月24日起,乌兹别克斯坦对从事太阳电池板等高科技电子产品生产企业,自相关项目投产起3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及工业设施用地土地税。 中国中小企业可重点向中亚出口小型光伏逆变器、风电配件等能源设备,或为中亚中小型能源项目提供运维服务,精准对接当地能源转型需求。 02 互联互通领域:基建红利与中小企业物流/贸易机会










